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能源报国行|天津实践团赴渤海油田、中海油服开展学习实践

作者:何煦 张胜博 王力禾 发布者:张蕾 责任编辑:张蕾 发布时间:2025-07-29 浏览次数:10

天津实践团参观中海油渤海油田合影 张胜博摄

天津实践团参观中海油服合影 张胜博摄

天津实践团参观油田技术服务塘沽作业公司合影 张胜博摄

实践团参观中海油服成果转化中心 徐子越摄

实践团参观海油工业陈列馆 徐子越摄

实践团参观中海油智慧油田中心 张胜博摄

实践团参观超算中心 徐子越摄

实践团与渤海石油研究院校友座谈 徐子越摄

深入了解相关单位办公环境 张胜博摄

为引导学生传承石油精神、正确认识行业发展大势、提升专业认同,学院“能源报国行”实践团天津分团于7月21日至7月24日,深入我国第一大海上油田、全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以及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学习实践。实践团由地球物理系教授宋建国、学院团委书记王力禾、辅导员张胜博和11名本科生组成。

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油田数字化、现代化运行的震撼场面,了解油田科技研发新机制和行业发展新突破;与油田公司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人事处等单位负责人,各单位优秀校友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油田人才招聘、培养机制;深入了解油田的勘探开发历程与智能化建设成果,切身感悟海油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强化“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使命担当。

探索智慧油田,展望行业新发展

实践团走进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人员通过实时跳动的渤海湾三维地震数据模型,向实践团展示自主研发的海上采集装备系统与智能化运营成果。他介绍到,依托畅通的PLM研发系统、物探生产运营系统和远程支持系统,油田可实现海陆数据实时联动,有力保障了海上油气勘探的软硬件需求。随后,实践团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并亲手体验拖缆与节点设备的组装,亲身感受地球物理高端装备“中国智造”的蓬勃发展与技术迭代的强劲动力。驻足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平台,队员们亲眼见证原始信号通过先进算法转化为清晰的地层剖面——智能化正推动其精度实现跨越式提升。队员们在参观实践中切实体会到地球物理技术作为能源报国核心利器的价值意义。

在渤海石油研究院,实践团参观渤中勘探研究室、地化成藏研究室,并进行现场交流。研究室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渤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油气成藏理论与勘探技术突破,并引导实践成员们近距离观察从渤海油田采取的壁心样本和原油样本。实践队员们通过亲手触摸岩土、观察油品特性,与现场技术人员积极交流,对书本上的地质理论、油藏特征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在渤海油田秦皇岛36-2作业公司智能油田中心,实践团成员现场观摩了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智能油田管理系统,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直观了解海上生产一线实际情况。实时跳动的生产数据、智能预警系统和无人巡检技术,彰显了“智慧海油”的前沿实践,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对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对话优秀校友,提升专业强认同

21日下午,在中海油服物探研究院工作的我校校友与实践团成员亲切座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6届校友董水利作为校友代表介绍了物探事业部的战略布局,同时围绕物探技术前沿、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以及青年成长路径,与实践队员们展开热烈交流。面对学弟学妹提出的“在大学期间如何提高自己”的问题时,他表示,“要在生活中不断磨练心智,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才能在学习与工作中脱颖而出。”

物探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07届校友徐强结合自身科研与海上作业经历,分享成长感悟,寄语实践团:“从课堂理论走向海上平台,唯有将专业能力融入国家能源需求,方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

23日上午,实践团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的校友代表进行了专题座谈。座谈会核心聚焦于渤海石油研究院团委的特色工作与青年人才培养实践,重点介绍了研究院在凝聚青年科研人才、海上工作平台、组织科技创新与岗位建功活动、服务青年发展以及传承海油精神等方面的特色工作和成效。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院如何激发创新活力”等问题,研究院团委书记周淋表示:“研究院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我们通过‘师傅带徒’、青年科技论坛、创新工作室等多种形式,为青年人才提供舞台,鼓励他们将个人成长融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事业中。”

感悟石油精神,涵养能源报国情

7月22日下午,实践团抵达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及海油精神践行基地。在基地展厅,实践团成员通过历史文献、实物模型和影像资料,系统学习渤海油田从勘探突破到稳产高产的奋斗历程,深切体会“爱国、担当、奋斗、创新”的新时代海油精神。

23日下午,实践团走进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陈列馆参观展览。从第一座自制钻井平台“勘探一号”到“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模型——跨越半个世纪的丰富陈展生动讲述了中国海油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伟大飞跃历程。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讲解,积极通过展馆内的交互式多媒体设备、机器模型进行探究学习,亲手操作模拟平台装置,直观感受不同年代勘探开发技术的演变。在三维可视化中心,成员从任意角度透视渤海海域复杂的地质构造,清晰观察不同区块、不同深度的油藏空间展布特征,真切感受到地质认识对高效勘探开发的基石作用。

本次实践活动以“理论学习+现场体验+专业对话”的模式,为勘探学子搭建了贯通课堂与产业的桥梁。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专业2024级本科生丁润源在微日志中写道:“从智能油田到深海梦想,我们触摸到能源报国的时代脉搏。作为石油学子,必将以所学守护蓝色国土的能源命脉!”

据悉,今年学院统筹组织开展“能源报国行”专项学习实践,在今年暑期组织师生实践团分赴南京、天津、兰州、杭州、东营等地的科研院所、油田一线,了解行业最新发展情况、科技前沿和人才需求,并与优秀校友座谈交流。未来, 将持续深化校企交流合作,推动专业教育紧密对接市场需求,为培养国家社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能源人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