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 Yaroslav A. Ilyushin副教授完成国际周课程授课

作者:王磊 蔡昊 发布者:张蕾 责任编辑:张蕾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10

课程海报

Yaroslav A. Ilyushin 副教授讲授《电磁波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电磁波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课后师生合影

Yaroslav A. Ilyushin 副教授参观校史馆

7月15日-7月16日,根据研究生院第六届研究生国际教育周的安排,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 Yaroslav A. Ilyushin 副教授应邀为我院研究生开设国际周课程《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电磁波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并顺利完成授课。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geophysical exploration》面向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等方向研究生,聚焦电磁波理论在地球物理勘探及行星探测中的应用,系统讲授电磁波传播与散射的基本原理、数值模拟方法及在复杂介质中的勘探技术。内容包括粗糙表面雷达回波模拟(如 CLUSIM 模拟器的开发与应用)、电离层相位畸变校正、辐射传输理论在极地冰层探测中的实践、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孔径合成技术等,结合火星极地冰层探测、行星电离层影响分析等实际案例展开深入讲解。通过课堂讲授与数值模拟实践,研究生们构建了电磁波在地球物理及行星勘探领域应用的完整知识框架,掌握了雷达回波模拟、电离层校正等核心技术,具备了运用数值方法解决复杂地表及地下介质探测问题的能力。

Ilyushin 副教授教学经验丰富,深耕电磁波应用领域多年。课程前,他提前将相关论文、数值模拟代码及案例数据分享给学生,涵盖 CLUSIM 模拟器的实现细节、辐射传输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核心资料。课堂上,他结合自身研究成果,详细解析了火星表面雷达回波模拟与 MARSIS 仪器数据的验证过程,以及极地冰层中电磁波衰减与层状结构的关系,师生互动频繁,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课下,研究生们通过复现雷达信号模拟实验、分析电离层对合成孔径雷达性能的影响等练习,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并提交了相关课程报告。学院 4 名博士生、7 名硕士研究生选修该课程并顺利通过考核。学生表示,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前沿研究,通过实际案例与代码实践,有效提升了对电磁波勘探技术的掌握,全英文授课搭配专业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容,拓宽了国际学术视野。

Ilyushin 副教授来访期间,还与我院教师就行星探测中的电磁波技术应用、学生联合培养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双方后续科研合作奠定了基础。

研究生国际教育课程是学校研究生院为了加大境外优质教学资源引进力度,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理解与交流能力而专门进行资助的课程,研究生参加相关课程学习后按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管理办法(试行)》(研院发[2018]10号)认定相应学分。研究生国际教育课程自2020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6届,通过国际周课程学习,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