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新生代构造及其对南海动力学背景的响应

作者: 发布者:邹桂红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24-06-06 浏览次数:303

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的复杂性,通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前人研究表明,多期非共线构造应力会导致复杂的盆地演化。先存断裂的不同活动模式也会对盆地断裂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多期应力和先存断裂在盆地中形成了复杂的断裂网络,进一步影响了沉积物的分布和流体(例如石油、地下水或岩浆)的流动。位于南海北部的珠三坳陷是新生代期间形成的被动伸展边缘盆地,其构造演化与周围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该盆地的演化以及内部断裂系统的时空分布反映了区域应力状态和先存断裂的特征。尽管前人研究证实了珠三坳陷形成了以北东向、北北东向、东西向和北北西向为主的断裂系统,但不同走向的断裂起源仍然存在疑问,且由于以往地震数据的品质制约了对这一区域的深入分析。

图1.研究区构造演化概况(彩色条带指示了不同构造运动的持续时间)

珠三坳陷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其构造演化与周围板块运动密切相关,近年来不同学者对珠三坳陷的成因有不同看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李伟副教授团队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对珠三坳陷的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绘制了断裂空间分布图、重建了不同断陷期的古地貌,并通过对比地震剖面、地层特征与钻井资料,建立了珠三坳陷地层格架(图1)。研究结果表明珠三坳陷发育北东向、东西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北东向断裂以大型边界断裂为主,东西向断裂规模较小且活动时间较晚,北西向断裂在深度上连续但在浅部呈雁列状且相互平行,阐述了盆地从古新世到现今经历了裂陷期、裂陷-坳陷期和坳陷期等多个发展阶段。研究强调了先存断裂对盆地构造的重要作用,位于盆地边界的北东向先存断裂控制着盆地构造格局,横穿整个研究区的北西向断裂控制盆地内构造变形差异。此外,区域应力的方向影响着断裂活动,也对盆地构造演化的差异性造成影响,根据研究区断裂走向变化及区域背景演化规律,发现南海区域应力发生四次顺时针变化(图2),区域应力方向在古新世为北西向,渐新世转变为北北西向,在早渐新世为近南北向伸展,中中新世为北北东向伸展,上述发现有助于更好了解整个南海的变化。

图2.古新世至今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区域动力学背景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地学领域国际重要期刊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伟副教授,通讯作者为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王迪副教授,合作者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曹明月、陈兴鹏、蒙美芳、李嘉、陈勇,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吴宛秋,以及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付大巍、李辉。

论文信息:Wei Li, Ming-Yue Cao, Di Wang, HuiLi, Da-Wei Fu, Xing-Peng Chen, Mei-Fang Meng, Wan-Qiu Wu,Jia Li, and Yong Chen, 2024, Cenozoic structure of the Zhu 3 Depression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dynamic background of the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https://doi.org/10.1144/jgs2023-1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