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地质模型制作大赛开幕式 杨永超摄影
评委现场点评实物组地质模型 杨永超摄影
评委为数字组地质模型提出修改建议 胡雨昕摄影
为培养大学生地学学科兴趣,增强实践创新和三维建模能力,12月5日,学院在工科楼C座大厅举办第十四届大学生地质模型制作大赛。学院党委书记赵放辉、副院长张宪国、党委副书记郑珊珊出席开幕式,来自地质系、资源系的10名专业教师担任评委。
本次大赛参赛作品分为实物组和数字组,共吸引了全校11个教学院部的60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提交实物模型77组、数字模型33组。大赛在工科C座大厅拉开帷幕,副院长张宪国致辞并宣布开幕,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随着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逐步推进,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模型制作大赛是同学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本次大赛,能够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创新能力,为以后参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实物组以现场答辩的形式进行,参赛学生向评委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回答老师的提问,与评委老师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讨论地质现象和地学知识。实物组作品丰富多样,有以沉积为主,体现河流冲积扇、海相三角洲、曲流河和牛轭湖形成过程的地质模型;也有以构造为主,体现断层、地垒地堑、背斜向斜现象的地质模型,还有以野外地质实习地区的地貌地形为基础,制作实际踏勘过的地质构造模型。资源勘查专业2020级学生卢贵轩说道:“我们所制作的模型是从去年暑假野外地质实习时,对岩浆侵入作用的特征分析中得到的灵感,既融入了课本知识,也结合了实际的地层情况。”
数字组在工C365和C367会议室以PPT答辩的形式进行。参赛学生使用Blender、CAD、3DSMax等制图软件完成三维立体仿真模型的构建和动态演示。评委老师询问模型的制作方法,地貌形成的机理,了解学生的数学建模过程,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修改意见。
赛前,为加强学生对地质模型的了解,学院还举办“‘地语明灯’第十讲——地质构造与建模技巧”,为学生讲解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模型的类型、制作步骤及展示方式,让跨学科参赛学生了解基本的地学知识。往届获奖学生分享了备赛经验,并对《地质建模软件Blender使用手册》及参赛要求进行说明,为参赛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
大学生地质模型制作大赛以创新实践为导向,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中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热爱。大赛结束后,部分优秀参赛作品将赠送给周边中小学校,增强中小学生地学兴趣,引导学生发现地学之美,在中小学生心中埋下地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