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事迹

芬芳桃李满天下 ——郝石生

作者: 发布者:肖凡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8-07-06 浏览次数:180

郝石生 男 1931年8月出生 汉族 1952年地质学院毕业 石油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6年初,第四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授予了石油大学地科系郝石生教授,这是全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荣誉。此奖项两年评次,每次奖励人数是地质科技人员的万分之一,可见获此殊荣极其不易。

颁奖会后,他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的奖金全部上交给学校,地科系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一项学生奖励基金。郝教授说:“工作是大家做的,同志们把这个奖给了我,我已经很满足了,奖金还是留给那些生活困难而学习优异的学生吧。”

  

1952年,21岁的郝石生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年轻的他,对于自己将来要走走的路,早已有了目标,那就是献身于祖国的石油地质事业。

从1952年至今的40多年的人生岁月中,郝石生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石油地质事业,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石油高等教育和石油系统的继续教育。如一个辛勤的园丁,他培养的学生们遍布石油系统的许多部门,可谓“桃李满天下”。

几十年中,郝石生先后给本科生讲授了14门课,培养了博士、硕士生38名。到目前,他培养的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四级课题的第一负责人,他们的“八五”成果经过部级评审,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室的负责人,郝石生根据我国油气勘探及开发工作的需要,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重视碳酸盐石油地质及地球化学、天然气地质、非常规油气资源地球化学、油藏地球化学以及有机岩石学等学科的发展。他所所负责的应用地球化学学科成为我国第一个有权予而十学位的学科点。

1979年,石油工业部决定对全国各油田的主要地质领域的干部进行培训。

培训班的筹备工作落到了郝石生的肩上。

没有教材,怎么办?没有高水平的讲课教师,怎么办?培训班的学员又能在什么样样的起点上进行学习?郝石生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于是,半年多的时间,他一头扎进了我国主要油田和探区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实地调查使郝石生得到了许多详实的材料,他的心中稍稍有了点底。然后,他又到北京图书馆和中国科学院查阅欧美等国的文献资料,一干就是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他摘录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然而,通过对国内外情况的对比,他痛心地发现,我国的石油探从仪器设备到技术方法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至少落后20年。如果以这样的落后水平培训学员,造就的势必还是一支低水平的队伍。

严酷的现实深深地刺痛了这位有强烈爱国心的专家,一种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工作中。没有教材,他组织人编写,没有教师,他四处奔波,找到了石油系统最有权威的教授、专家去讲课。

在编写教材时,他邀请了几十位学部委员、专家、教授组成以他为主编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培训教材编委会”,组织力量分工编和审定教材。

终于,在1982年,《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了。这一年,这套教材内部发行了一万册,全部被订购一空,此后,他们又收到大量信函、来电,希望读到教材。地矿部及各石油管理局举行培训班也使用这套教材。

这部12册500万字的教材,倾注了郝石生的大量心血。他不仅是教材编写的组织者和编写者,同时还负责审查和修订各种培训教材,多次反复地与作者讨论教材的理论基础、内容及编写要求。当时,他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编写教材,使他牺牲了这一时期的所有节假日。

6年的心血,他和助手们向近500名石油管理局局长和总地质师传授了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缩短了我国石油地质界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因此,当时有人把这个培训班誉为“石油地质的黄埔军校”。

在这个培训班使用的教材中,郝教授在引用威尔逊的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沉积相对油气生成和储集的控制作用这一学术观点在70年代末期,这个观点的提出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时至今日,仍作为碳酸岩盐分布区油气勘探的一项重要准则和依据。他在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对提高我国石油地质理论和油气勘探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1986年,郝石生教授承担了《鄂尔多斯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

他和他的学生们来到了西北高原。西北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曾唤起多少石油人的梦,几十年来,多少踏上这片土地地的石油人,奉献出了他们的汗水、泪水,甚至生命!为了那个铭刻在他们心中的石油梦,有多少人把自己淹没在了荒原的苍茫中。郝石生,也是这些奉献者中的一员,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他的身心就有了一种归属感。

广袤的西北高原之夏,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炎炎烈日下,他和学生们只能躲在岩石后面啃几口随身携带的馒头和成菜,每天还要走20多公里的山路采集岩样。这样的野外生活整整持续3个月。由于水土不服,他那段时间肠胃很不好,整天一边工作一边和疾病对抗着。鄂尔多斯盆地边缘的山很高,上下山很累,那时他已50多岁了,但是作为地质工作者要是没有野外工作的感受和和实践,简直无法开展工作。所以工作虽然苦,他还是很高兴。忘我工作,使他患上了大脑供血不足症。好几次,他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医生断定他已不能工作了,然而不久,他仍神奇般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长庆油田的马家滩,戈壁纵横,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大风刮起来昏天暗地,郝教授带着他的研究生在这里搞起了研究。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在那里挑岩样,对每一个岩样做着认真地分析。

经过长期的、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综合分析研究,他在我国首次提出了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这一原理提出了地壳中天然气贮存状态同时发生着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源岩中生成的天然气通过运移进入圈闭形成气藏;另一过程则是聚集在圈闭中的天然气由于扩散、溶解、渗滤等作用而散失或再次形成气藏。当来自源岩的补充量大于散失量时,圈闭或盆地内的天然气就不断富集,如果其补充量小于散失量时,圈闭或盆地内的天然气就不断减少甚至枯竭。他认为,天然气成藏过程始终是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的“动态平衡”过程中。

这一理论对于区域天然气远景评价及目标选择起了重要的导向作用。1992~1994年,郝教授主持完成了《莺琼海一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封盖及保存条件研究》的科研课题。他运用天然气运聚动平衡模型,对琼东南盆地作出了定量评价,认为该盆地目前处于供气量大于散失量的储量递增期,指出崖南凹陷具有良好的聚集条件是有利的勘探区。这项研究中的天然气运聚动平衡模型,以动态、定量的观点研究天然气运聚及保存,是对盆地数据模拟技术的发展,它可在微机及工作站上运行,操作性强,对指出勘探有利区、提高勘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全新的理论和具有鲜明定量化特色的实用技术方法的提出,是通过郝教授长期在鄂尔多斯、四川莺琼、塔里木等盆地的反复实践取得的明显效果,并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引用。他在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专家咨询论证会上指出:“从石油地质条件及运聚动平衡原理分析,天池一吴堡继承性框纽带及其周缘地区6000平方千米面积内,有望获得大面积的含气圈闭”。而通过勘探实践和大气田的发现,也完全证实了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原理的实用性和可信性。

我国西北鄂尔多斯特大气田的发现,反映了超前理论和方法研究对科学预测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第一大气田的发现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方向。由于郝教授对这一发现多次进行了关键性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做了关于气源岩评价的工作,因此被同行认为是为鄂尔多斯中部大气田发现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接着,郝石生以运聚动平衡原理为指导,又接连攻下了几项科研难题。

他首次提出了我国陆相盆地断块油气田的昇常模式,指出了扩散和渗流方式在地表形成不同的异常形态和分布规律。这一模式的提出对利用化探寻找断块型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辽河盆地沈35区块和都日木断陷利用这一理论和判断方法,成功地确定了断块油藏的存在和边界。

他首次提出了“负异常”的概念。有些指标在油气藏上方表现为低值,甚至低于背景值,低出的部分称为“负异常”。用“负异常”解释后,取得良好效果。对我国油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学科的兴起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发展了新理论和新方法。

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有别于碎屑岩的碳酸盐岩油气图闭类型及特征。

长期的大量野外实践及研究,使郝石生的科研成果十分丰硕,“六五”以来,他组织领导了科研课题22项项,其中国家攻关12项,部级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一项,局级科研任务6项,已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10部,译著2部,是我国碳酸盐石油地质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作为石油地质专家和石油化学专家的郝石生担任着大量的社会工作,他是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地质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石油地球化学专业组副组长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高级会员,曾被评为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5月,第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会议在四川省峨嵋山市举行,受石油学会、地质学会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等学会的委托,郝石生教授被推选为大会主席。

  

“八五”期间,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陕甘宁气田油层的储量很高,是连片气层。但是,郝教授经过“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十几年对气田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以后,他发现,在这里无论是气层的压力还是岩性的分布情况都不是连续的。于是,他提出了非均质性气层这一概念,即这里是由许多不连续的小气层构成的大气层,这样,对气源岩的评价情况就有所不同。他告诉他的学生们要切合实际,坚持正确的观点,去解决实际问题。

郝教授常说:“我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没有这个集体,没有大家的团结协作,我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无法干出突出的成绩来。”

到过他科研组的人,会感受到一种氛围,那就是团结协作的干劲和敬业的精神。这里,大家团结向上,以工作为重,遇到困难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他的科研组大多是年轻人,在这个集体里,年轻人都没有外流现象。问及其中的原因,他的学生说:“郝教授学术上的声望和他的优秀的品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觉得在他的身边工作有奔头。在科研课题中,郝教授尽量让年轻人的署名排在前面。郝教授说:“在我们科研组,年轻人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十分愿意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希望他们尽快成名、成才”。

走近郝石生,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被他所感动。那是一种精神是他对科学实事求是的追求精神,是他的深厚的修养,他的淡泊名利,他的热诚和干劲。正是这种精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世界。

  

(文章摘自《岁月流金—记石油科技专家》作者:石油大学 李秋雁)


Baidu
map